金相显微镜有很多种,参数也不一样,但是不同的显微镜怎么知道自己需要哪一种呢?除了阅读所需的参数,我们还应该知道我们观察的对象需要检测什么以及我们想要获得什么效果。今天的文章将介绍金相显微镜的常见观察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
针对金相样品的物理特性,金相显微镜一般有四种常见的观察方法:明场、暗场、偏光、微干预。近十年来,激光共聚焦的最新方法出现了。
根据现代仪器“模块化、积木结构”的设计理念,这四个功能不一定固化在每一个金相显微镜上,而是以明场为基本核心,其他功能可以像“积木”一样组合在显微镜上。
明场照明是金相研究中的主要观察方法。入射光垂直或类似于垂直直射在样品表面,使用样品表面的反射光进入物镜显示。如果样品是镜面,在视场中是明亮的,样品上的组织会在明亮的视场中映出色彩图像,这就是所谓的“明场”照明。
明场观察优点:视线亮度高,均匀;应用范围广;操作简单,价格低廉。
现场观察缺陷:低对比标本对比度低;标本没有立体感。
通过物镜周围的照明样品,照明光源可以获得样品表面漫反射光形成的图像,而不会进入物镜。如果样品是镜面,样品上反射的光线仍然以很大的倾斜角向反射,不可能进入物镜。视场是黑暗的。只有样品凹凸不平的地方才会有光线反射进入物镜,样品上的组织会在黑暗的视场中衬托出明亮的白色图像,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被称为“黑暗场”照明。
暗场观察优势:观察到极其微妙的物体,分辨率可达0.02-0.004um(明场0.4um)。
暗地观察缺陷:只能观察物体的存在、运动和外部形态。
利用偏光原理,观察某些物质所具有的偏光性。
1
太阳光和偏振光
太阳光(或自然光)是指太阳光和电光,其光振动在各个方向均衡,均垂直于传播方向。如果光振动仅限于垂直于传播角度的平面的某个方向,则称为偏振光。
2
获得偏振光
有两种常见的方法:偏振棱镜或人造偏振片
偏振棱镜
偏振棱镜是由晶体的双折射现象制成的偏振装置。无论是太阳光还是偏振光,通过偏振棱镜后,都会变成由棱镜偏振方向决定的振动方向的偏振光。
偏振棱镜的种类很多,常见的偏振棱镜有尼科耳。(Nicol)棱镜、格兰(Glan)棱镜和沃拉斯顿(Wollaston)棱镜等
偏振片
当太阳光照射到人造偏振片时,使太阳光变成偏振光,目前显微镜普遍采用人造偏振片。
微分干预是利用偏光干预原理,将照明光从微分干预对比棱镜变成两束衍射光,使样品的高度差异在光路上造成细微差异,而光程差则变成利用微分干预对比棱镜和检测偏振器的明暗对比。
微干预观察优势:能使被检物体有三维感;观察效果更直观;不需要特殊的物镜,最好配合莹光观察;背景和物体的颜色变化可以调整,达到理想的效果。
微分干预观察缺陷:需要高光强度,双折射物质达不到DIC镜检效果,不能应用于塑料制品培养物质的分析。镜检灵敏度有方向性,调整复杂。